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一:名著阅读】
钱钟书小说《围城》中有这样一群人,曹元朗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标榜“新古典主义”,创作的诗却文理不通;褚慎明自诩为“中国新哲学创始人”,这些人整天都讨论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学术问题。看了这些人物的嘴脸,你联想到了《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医生在哪个国家的经历,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活动二:搜集资料】小明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第一 第二 【活动三:专题探究】在搜集气象资料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一位顾客去饭店吃饭他发现有盘菜索然无味,似乎是厨师忘了加佐料。于是,他叫来了服务员,气愤地向他嚷嚷:“怎么搞的?这盘菜不香、不咸、不甜、不酸!”服务员微笑着回答:“您的意思是说,这盘菜味道正适中,多谢您的夸奖!”这位顾客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务员显然误解了顾客的意思,服务员怎么会误解呢?谈谈你的理解。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苏联 |
德国 |
南斯拉夫 |
意大利 |
军人死亡数 |
28,000,000 |
1,850,000 |
13,700,000 |
3,500,000 |
300,000 |
77,500 |
平民死亡数 |
30,000,000 |
672,000 |
13,000,000 |
1,600,000 |
1,200,000 |
153,000 |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
②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阳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样向他介绍呢?请根据本页上右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请用正楷字体在下页左图“下联”空白处补全对联。
专题
我国南方多梅雨,《辞海》对“梅雨”的解释是:“常指初夏产生在中国江淮流域以及韩国、日本中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值梅子黄熟,故名。”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指农历三月)。”杜甫在南京的《梅雨》诗说:“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是当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读读上面的诗句,你从中发现什么物候规律?除课文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物候方面的诗句,请写一句诗词并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