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
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记叙文,完成小题。
风景树
张鸣跃
第一次看见那棵树时,我以为是棵死树,知青们都以为是棵死树。
那棵树在黄土高坡坡头一片乱石岗的中间,孤伶伶地定在那里,几搂粗的树干,几丈高处斜出几股分枝,酷像一只向上抓的巨大的枯手,没几个枝叉,通身铁灰色,无一片叶,纹丝不动。而周围正是春天,麦浪槐林野花嫩草,此树便死沉的有点恐怖。知青们也都在初来广阔天地的豪情壮志阶段,从好风景好空气中跑过来,打量一眼,就又跑进风景里去了。
知青们住的是连墙土屋,一起上工,轮流做饭。很快,大家都不再豪言壮语了,仅仅是天天上工的那种苦累,就可以让“知识人”的肉体和精神一起趴下。我是知青组长,有一天我装病不出工,队长来看我。
队长是个烈性汉子,一把拉起我,说:“别装了,我带你去看风景吧!”我没想到,他是带我去看那棵死树。我笑:“死树有啥好看的!”他吼:“放屁!这是活得最旺的一棵树,世上的树全死了它也不会死,它叫风景树!”
我很吃惊,还有这样的“风景”树?他说,只有叶有花的那叫假风景,就像刚下乡时的知青;这树才是真风景,就是人间活景的意思,当初山前全是乱石岗时,有不少这种树,那是万物的活精灵,后来就只剩下这一棵,它长得很慢,几百年也看不出动静,山里有过数次万物尽灭的大灾难,灾难过后,就只有这棵树活着!
我听出一种图腾之意,心中悄然震撼。
那天早上出工时,狂风突起,顷刻有大树的巨枝戛然折断,只听满山风吼,飞沙走石。我忽然想到了那棵树,一种见识精灵的巨大冲动,让我发疯似的跑向乱石岗,一次次被狂风刮得打着旋儿倒退,但我还是跑到了,站定了。
我看见了风景树。A它竟连摇摆都没有,如故地定在那里,只有如手的枯枝在风中微微摇动,就像和风戏逗打招呼一般
我大叫起来,兽般地嚎叫,因为没有语言可以表达我的震撼!
这种风叫钻山风,很快就停息了。B山上的槐林大片大片地倒下,不少被连根拔起,乱石岗本无遮拦,风停之后全变了模样,沙石杂物全没了,地表之下的大石还在,大石之间是空无一物的沟沟壑壑。只有风景树还是老模老样,不过也让我看到了它的根,比树干还要粗壮的根,在大石之间无穷无尽地绵延曲伸,伸向更深处的沙土,呈现出鲜红如血的生命!
我终有所悟。就在我沉吟时,肩膀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是队长,铁塔般站在我身后,微笑。我还没说话,他给我一把砍刀,指了指树:“去试试!”我疑惑,摇头。他大笑:“去吧!试试!”
我慢慢走近树,试着砍了一下,“当”的一声,刀落地了,手麻木了。我惊呆了,这哪里是树,简直就是石头,不,是钢铁!
队长拾起砍刀,大吼一声砍下去,这才有了刀入木质的脆响,也只砍出一道印。我看见了,有暗红色的汁液溢了出来,顺着刀口下流,好旺!队长对我说:“明白了吧?它是活的!”
它岂止是活的!
我对下乡乃至人生的思考就是从那棵树真正开始的。我开始拼力以那棵树的姿态影响我的知青同志们,我带他们无数次地去看那棵树,风里,雨里,快倒下时的挣扎里。直到回城之后多年,我还经常和妻儿一起去看那棵树。
我的根是那棵树,我一直在写那棵树。那棵树其实也就是养活了我们所有人的农民,几千年来,世道颠荡改朝换代死去活来,最后都是在农民这块不死的基地上再爬起来。物化竞奇的现代,在土地之上演变着“石头的史诗”,其根其魂仍是这万古不变的“风景树”!
(选自2009年第10期《思维与智慧》)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对风景树的思想感情是怎么变化的。
.第一次看见那棵树时,“我”和知青们为什么都以为它是一棵死树?
.“我”和知青们都以为的一棵死树,为什么被称作“风景树”?
.文中画线句子A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试联系语境,给文中画线句子B作批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结尾写道:那棵树其实也就是养活了我们所有人的农民。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阅读议论文,回答小题。
别人成功我快乐
张世贵
①近日,读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代表作《智慧书》,其中有一句话非常深刻:“以朋友为师,让学问之用和交谈之乐融为一体,乐于和敏悟之人为伍。”作者在阐释如何做人处事的智慧时,揭示了一个通俗而深刻的道理:“别人成功我快乐”。反观现实,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有的人往往是看到别人获得荣誉、职务提升、事业成功,自己便感到失意,闷闷不乐,甚至冷嘲热讽、恶言诽谤,结果不仅伤害了友谊,破坏了风气,最终也害了自己。
  ②别人成功我快乐,体现了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无论在工作、事业还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成功者的创造、进步总是让周围更多的人受益,而不是相反。即使在一个单位和集体中,别人的成功可能获得了更多的进步与发展机会,相比之下,似乎“影响”了自己的进步,但是从更大范围、更长远发展来看,别人的成功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激励、鞭策和机遇等等益处。
  ③别人成功我快乐,体现了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在这方面,罗荣桓元帅曾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佳话:1934年初,罗荣桓同志调红八军团任政治部主任,而军团长、政委却都曾是他的下级。面对这种情况,罗荣桓不仅没有感到委屈,反而为两位主官的成长进步而自豪。他还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干革命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领导你,明天你领导我,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很赞赏罗荣桓的这种表现,说罗荣桓能顾全大局,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
  ④别人成功我快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关系。战友之间、同事之间,大家朝夕相处,如果让友谊成为博学多闻的纽带,让交流成为相互教益的载体,友谊的境界将更高,和谐的层次将提升。如果每个人对别人取得成功、获得喜悦能够给予真诚的欣赏和衷心的祝贺,不仅有助于加深彼此的友谊,促进合作共事,而且有利于在单位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健康和谐的风气。
  ⑤别人成功我快乐,不仅是对别人的欣赏,也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手是人生的一种痛苦。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有竞争力。身边出现成功者,就给自己确立了一个方向、目标和参照。当你欣赏别人取得优异成绩时,往往会产生“人家事业有成,我得奋力赶上”的想法,这样才能把别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反之,对别人的成功怀着嫉妒心理,只会对自己有害。著名作家沙米亚金说过:“盲目的仇恨心理是很可怕的,甚至会导致本身的毁灭。”因此,真正想成就事业的人,不仅自己会全力追求进步,同时也愿意看到别人的进步,在激荡碰撞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选自2009年4月17日《解放军报》)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联系语境,解释第②段加点词语“水涨船高”的意思。
.第①段引用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中的话和第⑤段引用著名作家沙米亚金的话,各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别人成功我快乐,不仅是对别人的欣赏,也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基础。请你为之补写一个事实论据,50字左右。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
岩 羊
李湘涛
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岩羊是宁夏贺兰山野生动物中的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二是最近我国学者将原本被归入“四川亚种”的贺兰山岩羊,重新认定为一个既有别于“四川亚种”、又有别于“西藏亚种”的新亚种——“贺兰山亚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岩羊曾遍布整个宁夏,而现在仅分布于贺兰山。在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岩羊群岩画,形象生动,写实性强,有的岩羊在吃草,有的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宁夏人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它与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四川岩羊有一定的区别。四川的岩羊个体较大,角形舒展,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在角尖之间,而贺兰山岩羊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则在两角的外弧之间。另外,两者的毛色和体形也有所区别。
就体形而言,岩羊很像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40厘米,尾长13~2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像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
岩羊栖息在海拔2100~63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岩羊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
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
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贺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在这里实行全面的禁猎,岩羊资源得到恢复。现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已接近12000只,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4只,居世界之首
(选自2010年第3A期《百科知识》)
.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宁夏人为什么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
.“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句中“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岩羊的几个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蓝色萝卜
毕淑敏
1有一天,我到商场的玩具柜台,为朋友的孩子过生日准备一份礼物。总是拿不定主意,挑来选去,很费时间,就听到了如下一番谈话。
  2一位老妇人交了钱,把售货员为她精心捆好的橡皮泥桶抱着,预备离去。售货员向她扬扬手说,您老多保重吧。三十多岁的儿子,您还要为他买橡皮泥,该不会是有什么吧?老妇人笑了,说,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我的儿子并没有什么病,他很好,很健康,是个很棒的电脑工程师。
3老妇人说,我儿子小的时候,手很巧。有一天,他捏了一个大萝卜,圆圆的,红红的,上面还长着翠绿的缨子。我喜欢极,把这个萝卜小心地带到单位,让同事们看。大家都说这不是那么小的孩子能捏出来的,没准是哪个工艺师随手的作品。我听了以后,心中甜似蜜呀。
4回到家后,儿子跟我要那个萝卜。我说,干吗呀?他毫不在意地说,把它毁了,重捏啊。红色的归到剩下的红泥堆里,绿的归绿的。我很可惜地说,那个萝卜不就没了吗?他睁大天真的眼睛说,可那些橡皮泥还在啊,我还可以捏别的呀。我说,不成,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单位里要是组织展览,这个萝卜就是上好的展品,你不能把它毁了,我要留作纪念。儿子很听话,不再要回他捏的萝卜了。
5过了一段日子,他悄悄问,你们单位开过展览会了吗?我说,今年没开。你问这个干什么?他说,我想要回那个萝卜,让它回到那一堆各色的橡皮泥里,这样,我就可以捏其他的东西了。我不耐烦地说,这个萝卜我还想留着呢。你该捏什么就捏吧。儿子又怯生生地说,妈妈,你能不能再给我买一盒新的橡皮泥呢?我说,为什么?原来那盒不是挺好的吗?儿子说,那个萝卜走了,它的颜色就不全了。我敷衍地说,好吧,哪天我得空了,就给你买。
6那阵子,我一直很忙。更主要的是不把孩子的请求当回事,总是忘。孩子问过几次,我心里烦,就说,你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好了,颜色有什么要紧的?大模样像了就成。我儿子很乖,从此,他再也不提橡皮泥的事情了。
7大约半年后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在桌子上,看到了儿子用橡皮泥捏的新作品。我不知是不是他特地摆在那儿的——一个胡萝卜,身体是蓝色,叶子是黑色的。我当时应该警醒的,可惜忙于工作,就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
8从此,儿子再不捏橡皮泥了,我也渐渐把这件事淡忘了。直到他长大成人,几十年当中我们都从未有一次再提过橡皮泥这个词。
  9前几天搬家,从尘封的旧物中滚出一个铁蛋似的东西,我捡起一看,原来是那个蓝色的萝卜。谁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被保存下来的。我把它放在手心,还感到儿子当年的无奈。我从中听到了强烈的抗议和热切的渴望。我想赎回我当年的粗暴和虚荣,想完成我曾经答应过的承诺……
  10她说到这里,头深深地埋下了,花白的头发像一帘幕布,遮住了她的眼睛。老妇人抱着橡皮泥桶,缓缓地走了。我也随之选定了一件礼物,离开了商场。我决定,在送给小朋友生日礼物的同时,送给他的妈妈一个故事。只听得售货员在后头喃喃地低语,谁知道她的儿子还记得这回事不?会原谅他妈妈吗?
.第3段从哪两个角度体现儿子的手巧:
.老妇人当年的粗暴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1)
(2)
(3)
.第10段“我”为什么决定要送给小朋友妈妈一个故事?
.文中有两个“我”,一个“我”指;另一个“我”指。这样安排的目的是
.对以“蓝色萝卜”为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蓝色萝卜”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中心线索。
B.“蓝色萝卜”是儿子艺术才华消逝的转折点。
C.“蓝色萝卜”蕴含着儿子强烈的抗议与渴望。
D.“蓝色萝卜”是母亲多次拒绝与敷衍的结果。

.请选择一点,谈谈你对文中老妇人的看法。(80字左右,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1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2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3其实,无需举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4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xiàn mù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5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6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àn mù ( )
.第1段中帕斯卡尔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原意是说本文作者引用该句名言,旨在表明(6分)
.联系45段加点字和划线句,说说作者在列举了“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看书”的事例后,为什么还要列举“许多青年看画展”的事例?
、第6段划线句“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联系第1段,说其“可悲”是因为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他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A.12段之间 B.23段之间
C.34段之间 D.45段之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