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是否一定为纯氧气,若否,则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极限时多少?为此该同学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行实验。
(注:实验结果与木条的着火点等因素有关,本题按表中所给数据解答)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空气体积分数/% |
50 |
70 |
75 |
80 |
85 |
排水体积分数/% |
50 |
30 |
25 |
20 |
15 |
带火星木条 复燃情况 |
复燃 |
复燃 |
复燃 |
火星明亮, 时燃时不燃 |
火星稍变明亮,不复燃 |
(1)该实验说明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氧气;
(2)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其中一瓶是固体,另一瓶是液体。化学学习小组分别各取少量这两种试剂在试管中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老师要求他们探究这两种试剂反应产生的气体究竟是什么?验证实验方案如下:
试根据你的猜想写出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要求你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填序号).
AB CDE
有同学提出此无色气体还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也请写出这种气体_______(填化学式)
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
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1)让空气通过
、
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
(2)用
瓶收集通过
、
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待
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
瓶中.
经过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
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
瓶收集一瓶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
瓶中,观察到镁带在
瓶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猜想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Ⅰ |
①取样品.滴加
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
废液中含有
|
Ⅱ |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
溶液 |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
废液中含有
|
Ⅲ |
①取样品,滴加
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
废液中含有
|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理由是.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的干扰.
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
)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
)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
)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
)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
1%淀粉溶液 |
1%稀硫酸 |
蒸馏水 |
碘液 |
1 |
2 | 0 |
1 | 2滴 |
2 |
2 | 1 | 0 |
2滴 |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
)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
(2)如果硫酸根离子(
)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某同学在网上查到了以下资料: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中性环境中呈绿色,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他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
,关闭
,用手捂住瓶壁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操作是为了.
(2)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入广口瓶中,加满蒸馏水,滴加溴百里酚蓝酸碱指示剂,再向瓶内通入二氧化碳,直到溶液变色.
(3)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放在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看到气泡从植物表面冒出,导管①的管口处有水排出,溶液呈绿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②的管口处,打开
,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