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作了以下猜想:(1)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3)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如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
步骤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如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
| 实验 次数 |
接触面材料 性质 |
压力 /N |
摩擦力 /N |
| 1 |
木块与木板 |
8 |
4.0 |
| 2 |
木块与木板 |
12 |
5.4 |
| 3 |
木块与毛巾 |
12 |
8.5 |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拉力F的大小,间接测得摩擦力f大小的关键是要保证木块做
运动.
(2)比较1、2次实验可以得到:
比较2、3次实验可以得到:
(3) 为了检验“猜想3”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答:(步骤4)
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自用完全相同的器材测定同一规格的电阻,且所用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连接电路时,他们均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一端,然后将变阻器与其它所需器材串联,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甲同学闭合电键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乙同学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和(c)所示。
① 甲、乙两同学相互讨论后,发现了各自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其中乙同学的操作不当之处为(11)。
② 该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12)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3)欧。
③ 甲同学重新且正确实验,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7伏,0.16安,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4)欧(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U型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7)可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利用图的器材进行实验,可以研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8)的关系;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要准备(9)(选填“更多的水”或“酒精”),实验时应保持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处于液体内的(10)。
在“测定铝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铝块质量时,应将铝块放置在天平的(4)盘中(选填“左”或“右”);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铝块的质量为(5)克;该铝块的体积为20厘米3,铝块的密度为(6)千克/米3。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将电流表(1)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流入电流表的(2)接线柱( 选填“+”或“-”),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3)。
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使用电压相等的电源、规格相同的滑动变阻器R、大头针和螺线管等器材进行实验,并通过插在螺线管中铁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比较螺线管磁场的强弱。实验中,他们先将甲、乙两个匝数不同的螺线管分别连入电路,并使滑动变组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同(Ra>Rb),其实验现象如图(a)、(b)所示。该小组同学在仔细观察、比较图(a)、(b)后,认为无法得出结论。于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Ra>Rb>R c)。
① 该小组同学在观察、比较图6(a)和(b)的实验现象后无法得出结论的理由是:
(23);
② 进行图6(c)实验后,是否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若可以,请写出有关结论;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