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出师表》选段(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写出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本布衣(   )②由是感激(   )③深入不(   )④夙夜忧叹(   )
翻译句子。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
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注释】①赵普:北宋初期,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②龌龊:过分谨慎,拘于小节。③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解释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奏荐某人为某官()⑵次日临政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即刮目相待更:更加
C.蒙始就学乃:于是,就 D.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课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甲)喈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其民庙堂:
③不可状具:④公退之暇,鹤氅被: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展开联想与相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加点词。
地利不如人和也②域民不封疆之界
而去之④而攻之
与例句中“之”字用法或意思相同的是
例句:三里

A.多助之至 B.天下顺之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环而攻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原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本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用原文回答)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后面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和__②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