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
B.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指出,审计要强化问责意识,要改变那种只要不装自己腰包就不算大问题的看法,并称管理混乱、责任不明是大量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
C.我们拍《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不仅是想让人明白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更是要通过乔致庸的经历讲述一代晋商的发展史。 |
D.根据国务院港澳办公室2002年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当前黄淮地区水资源短缺,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通水,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到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到底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
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瞭望日,即到了十六日。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
d.“灌水之阳有溪焉”中的“阳”是指河水的北岸。
《赤壁赋》一文中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是指( )
a.“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窈窕之章”。
b.“明月之诗”指作者自己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这是一篇借物抒情之作,开篇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窈窕之章”同a项所说。
c.“明月之诗”指李白的诗歌。李白诗篇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窈窕之章”指李白《登泰山诗·其二》中“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之句。
d.“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泛指一切歌咏山川风物.寄情于物.借物抒怀的优美诗文。
下列各句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 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
b.倚歌而和之(倚歌: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槊:长矛)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修长。缕:细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