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九步之暖
(1)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2)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 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3)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孀居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4)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5)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6)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7)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8)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9)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10)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11)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叶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12)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撤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13)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
| B.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 |
| C.文章(4)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 |
| D.一哲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
选文(5)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
选文(7)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读了选文(13)段,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油菜花开
⑴家在近郊,在长满一大片油菜花的田地旁。每天一出门,看到的就是油菜花,这不起眼的小花,它似乎藏着无限的生命力量,让我内心无比喜悦又明亮。那明亮的颜色,一直开到我的内心深处,足以让我的四月也明媚起来。
⑵油菜花的黄,是金黄,是一泻千里、一统天下的黄,仿佛是哪个画师作画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桶,一路不管不顾地泼洒下来。远远看去,一望无际,是真正的浩瀚。天空仿佛也被油菜花染黄了。面对这一片花海,看久了,我发现这花海里暗藏着一种旋律,是那首《怒放的生命》的旋律。看花的人,若把持不住,真的有得失心疯的危险。我终于能理解,民间为什么有个说法,叫“菜花黄,痴子狂”了。
⑶油菜的花,也是有香气的,这香气是暖的、厚的、沉的,夹杂着泥土的腥气,阳光的味道。尤其是到了中午,被太阳的光熏着,那层暖意被哄抬着,浓烈得跟大海一样,足以淹没我。深深地吸上几口,简直可以饱腹,闻着闻着,就不饿了。
⑷与其他花不同,油菜花开的是气势,那种要燃烧起来的气势,那种要成为春天的主宰的气势。油菜花的开,是炸开的开,我仿佛能听到像炒豆子一样噼噼叭叭的声音。没有一朵油菜花是单打独斗的,这是一种很友好团结的花,它们商量好了似的,一簇一簇地开。来时,排山倒海;去时,果断决然,决不拖泥带水。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跋扈得很。它们知道,四月的春天就是它们的。
⑸往乡下走,就是油菜花的开阔天地。我的视野所及,都是油菜花。一丛丛怒放着的菜花,足以照亮一个村庄,温暖着每一个村庄的人。油菜花的世界,就是一场盛大的欢乐颂。一个心情特别抑郁的人,一定要走出来,看看漫天遍野的油菜花,然后心花怒放。
⑹油菜花,也许是没有太多资格被叫做花的。不像那些名花贵草,给人以端庄典雅之感。它没有娇艳的容貌可以炫耀,没有清幽的香气可以取悦于人,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它对生活的热爱,即便是墙角砖缝处,也有油菜花的小小世界,艰难地、不讨好地生长着,并始终不忘生长的目的,吐香、结籽、繁衍,装扮着春天,乐观而坚韧地生活着。
⑺油菜花,是一种能给我们带来美好与希望的花。田野里,有蝴蝶与蜜蜂,还有放蜂人,他们在油菜花地里奔忙着。油菜花赐予我们的,不只是花,还有蜜,还有油。
⑻这个四月,我要感谢油菜花。请说说第⑶自然段“哄抬”一词的妙处。
第⑹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用意是什么?
从全文看,油菜花“藏着无限的生命力量”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文中末句说“这个四月,我要感谢油菜花”,“我”为什么“要感谢油菜花”?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只有内在品格确实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犹如没有衬景的宝石,必须自身珍贵才会蒙受爱重一样。
②深入观察人生会看出,获得赞扬之道犹如经营致富之道,正像一句俗话所说:“薄利才能多销。”同样,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易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因此,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③其实要习得优美的举止,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因为人只要不粗忽,他就自然会乐于观察和模仿别人的优点。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现过于做作,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举止言谈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像在作曲,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仔细推敲过。但这种明察秋毫的人,却可能不见舆薪。也有人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是别人也放弃对他的尊重。
④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好又是最难的。文章首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请说说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论点。
神奇的植物基因工程
①植物基因工程是作物改良的新型技术,它解决了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为植物性状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
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良花卉的颜色。自然界中的花卉虽然花色种类繁多,但是由于某种颜色对于一些花卉有限或极少,导致这些花卉成为珍稀品种,如玫瑰、康乃馨、郁金香等缺乏蓝色和紫色,天竺葵、仙客来、非洲紫罗兰等缺乏黄色等。现在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任意改变和调整花的颜色。研究发现,只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破译出花的色素基因,将花色基因克隆出来,导入所需培育的花卉里面,就可以培育出特异花卉,形成一花多色甚至是“七色花”。
③基因工程技术也用来改良和修饰花卉的形态。如一些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转基因技术,成功育出2盆转基因非洲菊。与一般的非洲菊相比,转基因非洲菊的花朵更大、更饱满。一盆非洲菊由原来的纯橙黄色转变为一半橙黄、一半金黄;而另一盆非洲菊的萼片、花瓣、花蕊等外形保持原状,花瓣为深橙色,花蕾呈浅绿色,叶脉为橘红色。
④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延长鲜花的寿命。日本研究人员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出了花期相当于普通品种约3倍的康乃馨。研究人员还把延长开花时间的基因植入牵牛花中,培育出开花时间延长了3倍的转基因牵牛花。
⑤多么神奇的植物基因工程!它将花卉装扮得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植物基因工程有哪些作用。
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心中的自留地
①自留地,顾名思义,给自己留下的一片土地。在人民公社的时代,除了生产队公共的土地之外,也给每一户社员留下一小片的土地,叫“自留地”。
②我是我们家菜园的主人。那时候我只有十一二岁,就成了道道地地的菜农。冬天,所有的菜已经收获完了,留下干枯的茎和藤,我就用镰刀把它们全割了当柴烧去。菜地上覆了一层霜,我拿起刨锸把菜地刨了一遍,刨出一片崭新的土地,它翻过身来向蓝天做着深呼吸。这时候的土地是醒着的,一场冬雪来它就眠着,眠了一个冬天,养足了墒①气,等来年春天孕育新的蔬菜生长。
③春天,我把土弄碎了,碎得像面粉一样。我辟出了菜畦。我把一粒粒菜籽洒向土里,然后又耙匀了。这是一层新土,我在上面盖了一层草毡。菜籽在土里浸泡着,先形成胚胎,再发出芽来,然后就长出苗来,草毡一掀开,就葱郁一片了。菜苗一天天叶子变大,在长高长壮,间了苗之后更加青绿,叶子仿佛变成黑的了。我从井里挑了水洒向菜畦,一瓢一瓢,唰唰,每一株菜都神清气爽起来。它们高兴,我也跟着高兴。我拔了一捆回家让母亲做菜去,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充满着自豪与得意。
④经营菜地就如同经营着一件作品。至今我无法回想起在这里我种下的蔬菜的确切品种。我种下的蔬菜大概有十几种之多吧。我精心地经营着我们的这片自留地,看着豆角、梅豆、丝瓜顺着篱笆爬,甚至爬到高高的树上,A看着我种下的南瓜像小狗一样地满地蜷着,八月十五的时候全村人都摘了我的南瓜炸丸子去,我就异常地开心,心理获得最大的满足。
⑤烈日炎炎,南瓜和向日葵的叶子沮丧地耷拉着,我挑了两只小桶去井里打水。小桶漏出的水在土路上划出鲜明的曲线,打在土上冒出烟来。B我把桶中的水浇向南瓜和向日葵的根部,它们立时就会精神起来,在黄昏的风中摇曳歌唱起来。我光着上身,顶着烈日,皮肤被灼得生疼,像被鞭子抽过一样,又油又黑,像被桐油涂过一样。我的每一滴汗在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来。这个时候,我明白我的血液已经和蔬菜融在一起了。
⑥这就是我的自留地。我耐心地经营它,像梳理着心爱的鸟的羽毛。它在我心中留存了几十年,成为我遥远的儿时的记忆。自那之后,我就没有了这样的自留地。这些年我穿行在城市里,忙东忙西,丢失了自己的脚步。我想我到底是在为什么而忙呢?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没有谁给我提供准确的答案。我就在想,我如果能够留给自己一片自留地,好好经营我的一方田园,一片天地,筑起我的篱笆,开垦我的菜畦,种植我的四季蔬菜,该有多好?
注:①墒: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你在A、B两处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我”是怎样经营菜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文章标题“心中的自留地”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①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②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
③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西化”色彩浓重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④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⑤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论点。
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