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6分)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条件。(8分)
(3)试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国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 __ ___原则。(1分)
(2)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4分)
(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哪些?(3分)
(4)2009年11月26日,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单位GDP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该承诺。(3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所示地区中________(填字母)可能成为商业街。
(2)A、B、C、D四地中哪个商业网点密度最大,为什么?
(3)按A、B、C、D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好坏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D>C>A>B D.B>C>D>A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水平。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开始 (降低,升高),这被称为现象。
(4)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A.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
B.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5%以上
C.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D.多数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A为东北,B为华南,C为长江三角洲)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C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说出A东北部的平原地区与C地区两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A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与主要生产特点。
地域类型:A,C。
A区位因素:
A生产特点:
(4)A区南部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5)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使该工业区重新焕发青春?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可行办法分别有那些?
(2)请分别说明ABC三地干旱形成的时间及原因。(9分)
(3)图中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请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