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硝酸中,反应后过滤,把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盐是( )
A.Cu(NO3)2 | B.Fe(NO3)3 |
C.Fe(NO3)2 | D.Fe(NO3)2和Cu(NO3)2 |
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
B.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 |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
D.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
常温下,在2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盐酸40 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L 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
B.在A点:c(Na+)> c(CO32-)> c(HCO3-)>c(OH-)>c(H+) |
C.常温下CO2饱和溶液的pH约为5.6 |
D.当加入20 mL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约为8 |
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值等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的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c(B+)>c(A-)>c(OH-)>c(H+)B.c(A-)>c(B+)>c(H+)>c(OH-)
C.c(B+)=c(A-)>c(H+)=c(OH-) D.c(B+)>c(A-)>c(H+)>c(OH-)
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A.C2H4、C2H6O B.C2H2、C6H6C.CH2O、C3H6O2 D.CH4、C2H4O2
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