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某人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是( )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梁启超 | D.胡适 |
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上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 B.仁政思想 |
C.礼法并重 | D.礼治为先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