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

A.人民民主专制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康熙皇帝曾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
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这表明他主张

A.民族团结平等 B.兵农合一 C.强化中央集权 D.民为邦本

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

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肩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
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史记·货殖列传》说:“孝、昭治成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
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
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实行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