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 全中国同胞、政府遇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
战场
东南亚
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四 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让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几年大会上的讲话》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2) 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并指出其目的。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7分)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指出英国确立了何种政体?该政体有哪些基本特点?
材料二 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也就是怎样做到有限集权。通过长达100多天的争论,他们采取的办法还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如何正确理解西方代议制中“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2)材料中的“制宪会议’具体指的是什么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权力,平
衡利益”在美国近代政治中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
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
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
3、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
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无行政监督权。
(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结合材料分析其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一 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到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三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的根本缺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主要批评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一运作方式?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认识雅典民主制?
(3)你认为《十二铜表法》是完美无缺的法律吗?据材料三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世界古代民主法制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断,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维基百科》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分别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门下,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板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明清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材料二、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中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材料四“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