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个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丙三条相同的鲫鱼,放于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只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操作步骤之二是只用纱布捆扎乙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丙不作处理。请问:
⑴上述探究设计包括        组对照实验。
⑵甲和丙,乙和丙的实验变量分别是                              
⑶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鱼在游泳时,靠     鳍保持平衡,靠     鳍保持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枇杷是重要的经济水果,近期在重庆出现一种新的枇杷叶斑病,为帮助农户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1)为明确致病生物,首先进行了下图1所示实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孢子和有细胞核的_____,据此推测该致病菌属于________(填细菌真菌)。

2)为确认分离出的致病菌能否引起相同病症的叶斑病,开展了下图2所示的实验。

乙组处应滴加等量的______,结果显示甲组叶片出现病斑的颜色、形态与田间摘取的病叶相似,说明分离出来的致病菌和田间病叶的致病菌______(填不是)同一种生物。

3)以达到相同且符合生产要求的抑菌值为标准,科研人员比较了5种杀菌剂所需要的浓度,据下表中数据分析,其中_______号的抑菌效率最佳。结合生活生产实践,你会建议农户长期只使用这种药剂吗?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

当你漫步于菜市场可能会发现,即便是一个玉米棒子上也有紫、红、黑、黄、白等颜色的籽粒,这是怎么形成的?有同学开展了相关研究性学习。

1)查阅资料得知,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体细胞中有 10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由下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组成。

2)有同学将亲代的黄色玉米与黄色玉米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上图乙所示,用 Aa 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从实验结果可知隐性性状是_______,子代中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有_____

3)考察玉米种植基地获知,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果皮、种皮和胚乳中的多种色素呈现,这些色素是由位于 DNA 上的_____控制。当将各种颜色品种的玉米混种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通过传粉、_______,就会结出各种颜色籽粒的玉米。

二氧化氮( N O 2 )是一种有害气体,家用燃气是住宅室内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为减轻燃气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相关研究如下。

1)在抽油烟机关闭和卧室门打开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使用燃气灶烹饪时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如下图1和图2。结果表明:在燃气灶打开1小时内,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关闭燃气灶后的4小时内二氧化氮浓度虽逐渐降低,但仍____(填)于我国GB3095-20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

2)如下图3,二氧化氮依次经③→_______→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填下图4中字母),然后进一步经体循环被送至全身各处。

3)为保障健康,在使用燃气灶时应同时采取哪些措施?______(列出2条)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___(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___增强。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①细菌是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___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___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___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___(填字母)。

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___

某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的气球,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四个装置中最有可能出现如图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__装置。

2)若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直观感受到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馒头或面包,我们还可以利用___________制作酸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