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绮罗香. 咏春雨
史达组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①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②。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注】①钿车:古代妇女乘坐的华丽车辆。杜陵:汉宣帝陵墓,位于今西安市东南,是唐代郊游胜地之一。这里泛指游乐处。②谢娘,妇女的泛称“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有人评价本词 :“虽无一个雨字,无一字不与雨相依。”这首词是怎样写雨的景象的?(3分)
本词融情与理为一体。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内容角度,两首诗均属诗,他们都应用到的表现手法是。
毛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答:陆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⑵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村闲望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⑥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8.有人说本诗是以“望”组织题材,请你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望”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并分析诗人描绘画面时运用的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
答:
(2)词人集中刻画周瑜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