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④劲气:寒气。“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第一小题只选做一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①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的那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
②《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试结合诗句,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角度写一段不低于80字的赏析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并按要求作答。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沿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⑴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⑵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歌
汉乐府民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āo)风:暴风。②修修:鸟尾干枯不润泽貌,这里借以形容树木被风吹得干枯如鸟尾。③思:悲。
这是一首胡地戍卒的思乡怀归之作,羁旅漂泊之愁,浓重惨烈。请简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至少说出两个方面)
答: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绿蚁:酒的别名。蚁:浮在酒面上的米渣,其细如蚁,所以这样称。醅:未过滤的酒。
无:作用相当于“否”,表示委婉语气。
(1)、为什么这首诗写的动人而有诗味?
(2)、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3)、请用现代白话文把这首诗改写成一封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