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城市就居民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专题调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86.7%的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其治理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70%以上的人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
  材料二 数据显示,l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17.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中存在假冒伪劣产品。2011年7月15日,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了《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结合材料,谈谈企业经营者应如何适应绿色消费。(9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增长情况


1978年
2005年
2006年
股票市值(亿元)
0
32430
(其中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89404
(其中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城镇
6.7
26.1
(数据暂缺)
农村
8.1
29.7
(数据暂缺)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23年,先后召开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2)结合材料三,运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意义。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二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

W市为我国东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住的城市。该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较高。经过多年发展,该市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好的基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以下现象:三大产业比重为1.4:57.6:41,同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为70%;采掘、化工和机械制造三大重工行业占工业比重55%;万元GDP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城水质量属于劣5类。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该市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6分)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的政策,以积累外汇储备。然而,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影响就会较大。
材料二:稳定而不断扩张的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一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可靠力量。
注:收入=消费+储蓄
材料三: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增长,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调整明年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论什么道理?材料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道理?
(2)根据材料二,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可靠力量。
(3)分析国务院“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治生活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