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近日指出:今天的亚洲已经不是117年前的亚洲,今天的中国更不是1895年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不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七七事变”时的中国。 中国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的原则和底线不容挑战。中方采取措施维护自己领土的安全,是理所当然,不容他人非议。要想让两国关系重返正常轨道,日本作为完全责任方,必须纠正错误,放弃继续霸占钓鱼岛的幻想。
请运用《政治生活》观点回答:
(1)请指出“中国不主动惹事”的依据。
(2)为什么中国“但也不怕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如:可使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可以向许多国家提供技术和设备,输出我国价廉物美产能巨大的日常用品。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在今天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异国文化和本民族文化。

实施20项民心工程是天津市政府工作的优良传统。如何找准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制定政策措施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是每年都必须面对事情。好的民生政策,要尽可能地有法律、法规保障,这样才能保持政策的长久与连续性。好的民生措施,离不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公众的建言献策。
结合材料,请从《政治生活》不同角度,为解决民生问题制定正确决策提出建议。

材料一: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如下: GDP达到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58332亿元(增幅4.1%),第二产业271392亿元(增幅7.3%),第三产业306739亿元(增幅8.1%);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外需)结构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1.2%(增幅3%)。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2.3%。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增加1805万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增长9.2%。单位GDP的能耗下降4.8%。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成绩的。
材料二:新常态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上述成绩的取得,正是党和国家把握新常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唯GDP”,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为经济发展方向并付诸实施的结果。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党和国家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取得成效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材料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也提到了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的问题。特别指出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3)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谈谈加强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材料二: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不断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出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对待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
(3)结合实际,请你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对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