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p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了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④
⑤计算酒精密谋的表达式为:p酒精= 。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③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p酒精= (已知:F浮=G排=p液gV排)。
如图所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显示重力势能的大小,甲用橡皮泥代替沙子,乙用海绵代替沙子,你认为更合适是 (甲 乙)的方法,理由是 。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保持电源电压和电阻箱 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测得电流、电压如表1所示;然后将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保持不变,仅改变电阻箱 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表1
|
次数 |
|
|
|
① |
1.0 |
0.20 |
|
② |
1.5 |
0.30 |
|
③ |
2.0 |
0.40 |
表2
|
次数 |
|
|
|
① |
3.0 |
0.50 |
|
② |
6.0 |
0.33 |
|
③ |
9.0 |
0.25 |
(1)根据表1中的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求出 的阻值。
(2)分析表2中的数据,指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请利用表2中的数据求电源电压。

小明用两节干电池测小灯泡的功率,电路如图甲所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2A"。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 (左/右)端。
(3)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A,此时,灯泡的功率为 W,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左/右)移动。
(4)当电压表示数达到2.5V时,无论怎么调节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变大。为了用该灯泡继续完成实验,你的做法是 。
(5)解决了(4)中问题后,测出电压略大于2.5V时的灯泡功率。为比较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关系, (需要/不需要)重新测量前两次实验数据。
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加热时间/mi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
|
温度 /℃ |
色拉油 |
20.0 |
20.3 |
20.7 |
21.5 |
23.0 |
25.0 |
27.0 |
29.0 |
31.0 |
|
水 |
20.0 |
20.2 |
20.5 |
21.0 |
22.0 |
32.0 |
24.0 |
25.0 |
26.0 |
|
(1)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 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 。

(2)图2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 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需要的时间短, 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 (正确/错误),理由是 。
|
次数 |
木块大小 |
接触面积S/cm 2 |
摩擦力f/N |
|
1 |
整块 |
150 |
1.5 |
|
2 |
三分之二块 |
100 |
1.0 |
|
3 |
三分之一块 |
50 |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