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p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了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⑤计算酒精密谋的表达式为:p酒精=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③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p酒精=        (已知:F=G=pgV)。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月和小亮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6 V ,电阻箱 R 1 规格为“ 0 ~ 999 . 9 Ω ”,滑动变阻器 R 2 的规格为“ 50 Ω 1 A ”。

(1)小月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分别将 R 1 调到 5 Ω 10 Ω 15 Ω 20 Ω 接入电路,调节 R 2 使电压表示数均为 2 . 5 V ,记下对应电流值,依据数据作出 I - R 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2)小月继续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调节 R 1 R 2 的阻值,获取了第一组数据,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压为    V .接着他保持 R 2 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 R 1 的阻值,又测得三组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 R 1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请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试验次数

电压 U / V

电流 I / A

1

0.3

2

4.0

0.20

3

4.5

0.15

4

5.0

0.10

(3)正在他准备重新实验时,小亮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做出了某个元件的 I - U 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请你帮他们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

(4)与两实验中使用电阻箱实现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A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如图甲,浩浩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如图乙,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    cm

(2)实验时,小车每次都滑到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一对   ,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阻力 ( f ) 的作用。(即合外力 F = f )

(3)对比甲图可知: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的就越   ,如果阻力为零,小车将  

(4)浩浩评估实验时发现,本实验还可以探究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与阻力(合外力)的定量关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类比的方法联想到:物体运动的快慢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用速度 v 来表示,那么速度变化快慢就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用加速度 a 来表示,他重新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物理量

次数

水平

接触面

小车质量

m / ( kg )

初速度

v 0 ( m / s )

末速度

v 1 ( m / s )

减速所用

时间 t ( s )

速度减小快慢 a ( m / s 2 )

阻力

f ( N )

1

毛巾

0.04

1

0

0.1

10

0.4

2

棉布

0.04

1

0

0.2

5

0.2

3

木板

0.04

1

0

0.4

2.5

0.1

对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可知:同一物体速度变化快慢(a)与阻力 ( f ) 的关系式为   

(5)交流讨论时,薇薇说:高速路上,满载的大货车很难停下来,而小轿车却容易得多。试猜想,速度变化的快慢(a)可能还与   有关。

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 4 A 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如图丙,他先将 f = 10 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 10 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   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 f = 5 cm 的凸透镜仍固定在 50 cm 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 f     f ,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 ”“ < ”“ =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由图1甲图实验装置可以提出什么物理探究问题   ?(只写一个)

(2)图1乙图中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物理知识   。(只写一个)

(3)图2甲、乙、丙三个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 10 g ,各烧杯内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

①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时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所测热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同学们选择其中两图继续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强弱”,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如图丁所示,则 a b 的比热容之比为   

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已知待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 . 5 V

1)滑动变阻器连线情况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到   端(选“ A “或“ B )。

(2)在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情况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将电路改正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是    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