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或方案) |
实验目的 |
A |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
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
B |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
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
D |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
收集纯净的气体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CO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KOH溶液 |
K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NaCl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H2 |
H2O |
通过浓H2SO4 |
分别用以下三组所提供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Cu、 ZnSO4溶液。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③ | B.②③ | C.仅有① | D.①②③ |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应大量施用化肥 |
B.不能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
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
右图中甲、乙、丙是3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3种物质可能为
A.Fe、CuO、Cu(OH)2 |
B.Fe、CaCO3、Na2CO3 |
C.Na2SO4、Zn、Fe2O3 |
D.Cu、Ca(OH)2、CaCO3 |
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②④ | D.③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