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体现在( )
①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简介灵活、实用有效
③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④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成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因为()
A.由共产党执政 |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C.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 |
D.由各党联合执政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两党有对峙走向合作 |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D.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较有名的有“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 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