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材料说明宋朝
A.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
B.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 |
C.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
D.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 |
观察图,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
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
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
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在德国国家机构中,最有可能被工人阶级“利用”的是
A.宰相 | B.内阁 | C.联邦议会 | D.帝国议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