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分析《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能够得出哪一历史结论
年 代 |
阵亡人数 |
1937 |
125130 |
1938 |
249213 |
1939 |
169562 |
1940 |
339530 |
1941 |
144951 |
1942 |
87719 |
——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式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耕作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 B.佃农经济 | C.庄园经济 | D.商品经济 |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
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 B.日本与西欧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称霸 |
C.欧盟的成立导致了美国的衰落 | D.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发展迅速 |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 |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