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 )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A. | 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 B. |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
C. |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 D. | 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
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 | 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 B. | 主宰了联邦政府 |
C. | 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 D. | 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B. |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C. |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 D. | 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 | 以民意制约权力 | B. | 以道德制约权力 |
C. | 以权力制约权力 | D. | 以权利制约权力 |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 |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 B. |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
C. |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 D. |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