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公主与美洲狮 [美]欧•亨利
约瑟法•奥唐奈是草原上的“牛皇帝”奥唐奈仅存的女儿,也就是公主。她从母亲那儿秉承了热情的性格和亚热带风情的美。她从奥唐奈“皇上”那儿获得了大量的魄力、常识和统治才能的约瑟法骑马疾驰的时候,能够瞄准一只拴在绳上的蕃茄铁皮罐,六枪之中可以打中五枪。她不用铅笔,光凭心算,很快就能告诉你:1545头两岁的小牛,每头八块五毛,总共可以卖多少钱。多刺牧场的面积大致有 40英里长、30英里宽,约瑟法骑着马儿,踏勘了牧场的每一块土地。牧场上的每一个牧童都认识她,都对她忠心耿耿。
里普利.吉文斯是多刺牧场上一个牛队的头目,有一天见到了她,便打定主意要同皇室联姻。一天,吉文斯到双榆牧场去。他回程时到达白马渡口时,太阳已经落山了。他决定在渡口宿夜。安顿好坐骑靠着树.坐下,他刚卷了一支烟,拴着的小马忽然腾跃起来,害怕地喷着鼻息。一尾大媒鱼“噗通”一声窜进水坑。一只棕色的小兔子从左边窜出来,一头钻进茂密的猫爪草丛里。
吉文斯站起身,朝左边望过去,透过灌木枝叶的空隙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匹备女鞍的小马,约瑟法在水坑旁边刚喝了水站起来,正在檫去掌心的泥沙。吉文斯还看到在她右边十来码远的荆棘丛中,有一头蹲着的墨西哥狮子。它琥珀色的眼睛射出饥饿的光芒,眼睛后面6英尺的地方是像猎狗猛扑前那样伸得笔直的尾巴。它挪动后腿,那是猫科动物跳跃前的常态。吉文斯暴喊一声,窜到狮子和公主中间。
他看见空中掠过一道模糊的影子,又听到两声隐约的枪响。紧接着,百来磅重的墨西哥狮子落到了他头上,重重地把他压例在地。他还记得自己喊道:“让我起来——这种打法不公道! ”然后,他像毛虫似地从狮子身下爬出来,满嘴的青草和污泥,后脑勺磕在水榆树根上,鼓了一个大包。狮子一动不动地瘫在地上。吉文斯大为不满,他对狮子晃晃拳头,嚷道:“我跟你再来二十回合……”可他立即省悟过来。
约瑟法站在原来的地方,若无其事地在重新填装她那把镶银把柄的三八口径手枪。她嘴角和黑眼睛里带着一丝叫恼火的笑意。这位救人未遂的侠士觉得丢脸的火焰一直烧到他的灵魂。
“是你吗,吉文斯先生? ”约瑟法说,她的声调低缓柔和,像糖一般甜,“你那一声大喊几乎害得我脱把。你摔倒时有没有砸到头? ”
“哦,没什么,”吉文斯平静地说,“摔得不重。”接着,他跪下去,轻轻地抚摸着死狮子那张着大嘴、好不吓人的脑袋。“可怜的老比尔! ”他伤心地说。
“怎么回事? ”约瑟法问道。
“你当然不明白,约瑟法小姐;”吉文斯说,同时显出让宽恕压过悲哀的神情,“这也不能怪你。我想救它,但是没能及时让你知道。”
“救谁呀? ”
“还不是老比尔。我找了它一整天。你明白,两年来它一直是我们营地里的宠物。可怜的老东西,它连一只白尾灰兔都不会伤害。营地里的弟兄们知道这件事后,都会伤心的。不过你当然不知道比尔只不过是同你闹着玩的。”
约瑟法的黑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他。①吉文斯的眼睛里露出更深重的懊丧,还掺杂着一些温和的责怪。他那清秀的脸上现出显而易见的哀伤。
约瑟法看看那只猛兽的尸体。吉文斯轻轻地拍了拍狮子的一只可怕的脚爪,这只脚爪平时一下子就可能送掉一条小牛的命。那姑娘深橄揽色的脸上慢慢泛起一片红晕。“我很抱歉,”她低声下气地说,“不过它看上去是那么大,又跳得那么高,所以……”她的眼睛里噙着两颗晶莹的泪珠。
“请原谅我,吉文斯先生,好吗?你明白,我只不过是个小姑娘,当时我很害怕。打死了比尔,我感到非常难过。你不了解我觉得多么难为情。我早知道的话,绝不会这么做的。”
②她的眼睛里盛满了甜蜜的诚意,恳求之中还带着优雅的悔罪的神情,“谁要是杀了我的小猫,我真会恨死他呢。你冒了中流弹的危险去救它,是多么勇敢,多么仁慈啊!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少啦! ”吉文斯的得意要撑破衬衫:从失败中夺得了胜利!滑稽戏变成了正剧!好样的,里普利.吉文斯!
天色已经黑了。吉文斯体贴地把约瑟法护送回家。
一小时后,熄灯时间到了,约瑟法穿着睡衣,走到父亲的卧室门口,隔着砖铺的过道,向屋里的“牛皇帝”招呼说:
“喂,爸爸,你知道那只叫做‘缺耳魔鬼’的墨西哥老狮子吗?——就是害死了牧羊人冈萨勒斯,在萨拉达牧场扑杀了五十来头小牛的那只。嘿,今天下午我在白马渡口结果了它的性命。它正要跳起来时,我用三八口径往它脑袋开了两枪。它的左耳朵被老冈萨勒斯用砍刀削去一片,所以我一看到就认识。你自己也不见得打得这么准,爸爸。”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吉文斯是多刺牧场上一个牛队的头目,他之所以打定主意要跟“牛皇帝”联姻,不是想高攀,而是因为他与约瑟法一见钟情。 |
B.第三段中的环境描写生动活泼,借小马、大鱼、小兔子等动物的反应渲染紧张气氛,衬托吉文斯警觉的心理,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
C.吉文斯想要演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结果却弄得滑稽可笑,事后还撒谎骗人,但这一切并不让读者感到讨厌,反而觉得他很可爱。 |
D.约瑟法虽然清楚吉文斯救人和编谎的用意,但她故意没有说破,反而装出种种表情来调笑、嘲弄吉文斯,可见其聪明顽皮。 |
E.文章的结尾,依然是欧•亨利惯用的出人意料式,但因为前面太多内容的铺垫,我们已经猜到了答案,所以这篇小说结尾的艺术性不强。结合全文,分析第一段的交代有什么作用?
文中画线的两处都使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公主约瑟法和牛仔吉文斯,用“公主与牛仔”为题是不是比用“公主与美洲狮”为题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头发(有删节)
这个夏天热得有些早了。
在我还没怎么喘过气来时,公司就宣布破产了。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公司苦撑了半多,终于还是支持不下去了,老板已经看不到了,追债的人天天在公司门口堵他。
财务面无表情地走向我们,喊了我的名字,然后递给我一叠薄薄的纸币。我知道,这是老板破产后力所能及拿的最后一点钱了。我数也没数,把钱揉成一团,就离开了那里。
迎接我的,将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旅程。街上有点热,我的头发上都是汗水,我都不想去擦。我回到了我的出租屋,我是这个城市的外来人,没有根基,如同一团浮萍一样,肆意地漂流。我猛地擦了把汗。离房租到期还有一个星期了。身上的钱是远远不够交租金的。
我拿出了一大叠最新的报纸,我翻找着上面的招聘启示,我很仔细地看着报纸的每一个字眼,甚至于中缝位置那小小的地方我也不放过。可看下来,似乎并没有适合我的工作。这次金融危机对这个城市的影响比我想像中的大得多。往日一整版一整版的应聘启示,而今只剩零零星星一小块一小块了。我有些热,我的头发确实长了点,把我的头遮得严严实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该去理发了,可我没钱。公司早在3个月前就不发工资了,每月只给了点最基本的生活费。
电风扇开着,吹出来也是阵阵的热风,让我更觉得热。我出了门。坐以待毙不是我的性格。我跑了很多路,希望能在大街上找到适合我的工作。可跑了一条又一条的马路,除了在火辣辣地太阳下跑出满头满脸的汗,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连着跑了三天。我花掉了身上那叠薄薄的钱的一半,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回到出租屋时,我有些绝望了。我不知道,我的下一步该干什么。
夏日的夜依然异常燥热,一丝风也没有。我从出租屋往楼下看时,就远远看到那一间杂货店,店门口人头攒动着。我知道那店,店主的经营很有一套,生意一直很不错。
一个念头忽然跳了出来。于是我下了楼,径直跑了过去。店主是个50多岁的老头子。这家店一直要开到很晚,晚到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我在杂货店转了一圈。第二天,我又转了一圈。连着转了两天,那家店在什么位置放什么东西,我早已了然于胸。我的心里慢慢有底了。
那个晚上,我看好了时间下去。我已经整理好我所有的包袱。我随时都可以离开这个城市。我下楼时,老头正准备着打烊,见我来了,居然笑着告诉我,正想找你呢。你可就来了。我愣了。手甚至有些颤抖。他知道我会来?那……我忙看向门外,没警察啊。我的手不自觉地按到腰间那冰凉的物体上。
老头却自顾自地说,其实啊,我这几天看你都闲着没事,整天在这里那里地瞎转悠。你看啊,我老了,这里生意又不错,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所以,我想请你来这里干活,你看……
我彻底蒙了,找我干活?我一吃惊,腰间那刺眼的光亮在一声刺耳的“咣当”声中轻轻滑落在地。老头却没看见般,只是问我,你看,我一个月给你二千,每天工作10小时。每星期给你一天加班,明天就开始上班,你看行吗?
那,我问,那你能先预支给我500块钱吗?
可以啊。老头说话间就打开了那熟悉的钱柜,点了500块钱就递给我。
我想不到老头这么爽快,看着那钱,我竟不知道该不该去接了。
老头突然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人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了自由丢了命啊。老头的话有些意味深长。
我猛然一惊,半天没回过神。老头看了看墙上挂的钟,说小伙子,赶紧拿着吧。拿完,帮我一起拉外面的闸门。我老了,有时候真是拉不动了。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帮老头一起拉下了那重重的闸门。
我回了出租屋。
就在刚才,我向老头请了半天的假。
明天一早,我要去理一个发。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文中的画线语句如何理解?
答: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浅析王维诗歌中的感觉意象
(1)后人常引用苏轼之言评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明其诗给人以显著的视觉效果。
(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等等诗句都是选用极精简的景物,巧妙安排,寥寥数笔,情景兼备的画面就直通眼前。和石溪并称“二溪”的程正揆在他的《青溪遗稿》卷二四《题石工画卷》记载:“予告石溪曰‘画不难为繁,难于用简,简之力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所谓‘弄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者也。”王维深悟此道,点点景象巧妙布局,贯穿为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画面。
(3)王维又有诗曰:“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画来。”(《题友人云母障子》)可见他努力追求的不是华丽绮靡,繁富雕饰的美,而是清新自然,娟秀素淡的美。不但重视景“简”,也重视色“无”。诗人偏爱水墨画,善用水墨画之浓淡构图谋篇。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恍见兮又朦胧,惟此才更使人心向往之,才会去“入看”,同时又恋恋不舍的“回望”。淡淡笔墨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余地。
(4)此外,王维对于绘画中透视技法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射雕处”暗示着将军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的形象。千里之外云天相接正体现的是“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的透视原理。云,天,人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想象的画面更加摇曳生姿,饶有余味。
(5)钱钟书曾引用培根的话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脚迹’。”可见声音在意蕴的创造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而王维更是兼诗、画、乐于一身的大家。
(6)诗人倾禅的心态,尤其能细致入微的洞听到大自然的冥冥悦耳之音。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叩寂寞而求音”,因为“人闲”,所以“花落”的声响也能听得见,夜的静,山的空(这里的“空”应理解为静和幽之意,是与喧闹相对的)格外的明显了。一“惊”字则更突出了山夜的静谧与宁静色调。仿佛被月的皎洁银辉给打乱了,引起了鸟之“鸣”,也许“春涧中”的“时鸣”更多的含着惊叹罢。这里毫无惶惶之感,完全是一种宁静祥和的环境氛围,体现了盛唐时代独有的和平与安定。再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展现的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仿若一支恬静质朴的美妙乐曲,轻缓的乐声中亦不失灵动飞扬的活泼。世间中无论是潺潺的水声,还是“灯下草虫鸣”的嘶哑,亦或是“歌闻天仗外”的巍巍天朝盛国的太平之音,王维都能广摄细取渗入到诗中,都能在“画面上表出一片无尽的律动,如空中的乐奏。”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曰:“唐人诗谱入乐者,初,盛王维为多……”《麓堂诗话》就云:“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词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7)不难发现王维诗中的声音,多摄取的是自然幽微之音,很少有大自然气势磅礴的宏音巨响。虽说有点缺憾但也是必然,因为他奉禅信佛的心性以及他所处的环境等,成就了他的同时也限制了他。而这又当别论了。此外,日本学者入谷仙介曾对王维诗表现的声音作了大致的分类:“①为表现某种情形的借用;②表现盛唐气象的高亢之声;③谢灵运式的‘自然的招呼’;④诉诸内心世界的微细声音。”这对理解王维诗中的声很有启发意义。
(8)另外,王维还从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进行诗歌的创作。如“山路元无雨,空空湿人心”(《山中》)更多不是画面之感,而主要是明晰的触觉感受,“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桃花行》)则还带有沁人心脾的桃花之清香了。可见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感觉意象运用的高超。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因为王维诗歌具有显著的视觉效果,所以后人常引用苏轼之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评论其诗。 |
B.程正揆主张“画不难为繁,难于用简,简之力大于繁”,并告诫王维,使其深谙此道,写出一轴轴景象巧妙布局、生动和谐的画面文字。 |
C.“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句,不但云、天、人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画面更加摇曳生姿,富有韵味,而且也体现了绘画的透视技法。 |
D.作为诗、画、乐于一身的大家,王维能细致入微地洞听大自然的磅礴悦耳之音,也能谛听巍巍天朝盛国的太平之音。 |
E.日本学者入谷仙介把王维诗的声音大致分为为表现某种情形的借用、表现盛唐气象的高亢之声、诉诸内心世界的微细声音、谢灵运式的“自然的招呼”等四类。下列哪句诗主体上不能带给人画面之感?
A.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B.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D.山路元无雨,空空湿人心 |
王维诗歌中的感觉意象分为几类?
答:结合文章概括王维诗歌画面感强烈的原因。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建筑“仿欧风”的反思
吴晓江
中国近代兴起的大都市,在近十多年来现代化改造的发展中,一些城区的建筑和景观出现了两幅悖论性的变化图景。
一幅图景是,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大楼和欧式近代住宅,在旧区改造、楼盘开发、拓宽道路过程中被拆毁,有的被改建得失去原有面目。虽然许多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被列为保护建筑,但是区域的空间环境被破坏了,单体的优秀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就贬损了。另一幅图景是,在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中又大量兴建“欧陆风情”的楼宇、会所、住宅、花园、广场、别墅和街区。
国内城市出现“仿欧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于多年来城市普遍营造形式单调乏味的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反感,追求形式丰富、讲究装饰、体现华贵的建筑风格。
当形式过于简单化、装饰贫乏、平淡冷漠的水泥盒子、玻璃盒子愈来愈多地占据各个城市时,城市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多样性悄然消失。人们渴望寻回富有个性和人情味、讲究艺术装饰、传承历史文脉的建筑形式。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应运而生。它企图复活被现代主义摒弃的优秀建筑艺术装饰和审美趣味,要求建筑设计体现特定的文化隐喻、精神质感和人性化要求。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作品在改革开放的上海也有所涌现。这些建筑体现了时代精神、地域特色和民族形式三要素融合。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金茂大厦,是融合着这三要素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精品。它的设计一反美国纽约、芝加哥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单调、呆板的玻璃盒样式,奇妙地融合了中国宝塔建筑的艺术造型,气势宏伟而不失精巧灵秀,是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化气派的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
然而,在超越现代主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不少公共建筑的兴建和住宅开发盲目仿造欧洲古典建筑的复古风气,在现代建筑上粗劣拼贴欧洲古典建筑符号和语汇的崇洋风尚,扭曲了当今中国城市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应当倡导时代精神、民族形式和地域特征的完美结合。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核心精神所在。(《文汇报》2009年1月4日有删改)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城市现代化的改造过程中,既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欧洲古典建筑被拆毁,又兴建了许多具有“欧陆风情”的建筑。 |
B.许多被保护下来的优秀建筑,由于其区域空间环境被破坏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消失了。 |
C.金茂大厦吸取了现代主义摩天大楼的样式,又融合了中国宝塔建筑的艺术造型,是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化气派的完美结合。 |
D.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核心精神不相吻合。 |
依据文章简要概括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观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仿欧风”的主要得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苇
于增会
暮秋的芦苇荡是最令人感怀的。一束束顶在枝头的芦花,汇成一片银色的世界,绵延起伏,簇拥着涌向天际。漫天飞舞的花絮,更像纷纷扬扬的雪花,飘到哪里哪里就蒙上一层薄薄轻纱。如血的残阳投下万道金光,染得苇海红彤彤的,就像青春之火在燃烧。如此的凄美,谁能感觉到芦苇已垂垂老矣!
环顾四周,却是满目萧条,一片凋零。野草、闲花,衰败了,腐烂了,有的还在冷风面前蜷缩着身子,瑟瑟地发抖。苇梢上,日夜厮守着的小鸟也拍打着翅膀鸣叫着远去了。回头再看芦苇,却依然顶天立地地挺立着,不屈不挠,宁折不弯,俨然向严寒挑战的斗士。
我默默面对芦苇。芦苇无言,我亦无言。这时我才领悟到,这无言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理解。是呀,芦苇该说些什么呢?当初,尖尖的芦芽破土而生,红中透粉,紫里藏青,那婀娜的身姿,是何等风光!枝叶舒展开来,绿浪涌动,流碧滴翠,那绿色的辉煌,又是何等壮美!而今,令人陶醉的绿色消逝了,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的热闹场面不见了,一时间成了被人遗忘的一隅,或许还招来误解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如此大的反差,在一般人看来,该是怎样的孤寂与迷茫呀!芦苇呢?容颜的衰老,并没有改变它顽强不屈的本性;没有了鲜花与掌声的沉寂,并没有摧毁它矢志不渝的信念。如此的平淡,如此的宠辱不惊,何等可贵啊!
那么,垂暮之年的芦苇,除了刚毅不屈,还能做些什么呢?我站在苇岸,默默地想着。一阵冷风吹来,透过浓密的芦林缝隙,我看到,干枯的叶片不时沙沙飘落下来,轻轻堆在自己的根基。这分明是在为后代的蓄势待发培植着沃土。脚下,松软土层下裸露的根,盘根错节,牢牢拥抱着大地,好像还在顽强地拓展着、延伸着。再看原野、路旁、溪边、湖畔,那些随风送去的芦花,紧紧依附着泥土,似乎还听到嗞嗞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呵,这不是新的生命旅程即将扬帆了吗!我蓦然发现,这一切都是在轻盈与愉悦中进行的。在一声不响地完成了这些越冬的准备之后,苍老的芦苇便静悄悄倒伏下去(或被人割了去),给后代留下一片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此时,我忽地想起不知谁说的一句话: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这“四美”,可以说芦苇全占尽了。这美,是崇高的,壮丽的,撼人心魄的。
风越来越大了,带着几分依恋我匆匆离去。渐渐的,随风俯仰的万千枝干模糊起来,
可它的身影却永远摇曳在我的心头。文章的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芦苇的不寻常?请作具体分析。
答:文中说芦苇有“矢志不渝的信念”,这信念指什么?
答:作者赞美芦苇“如此的平淡,如此的宠辱不惊,何等可贵啊!”如果联系到人,请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答:作者对秋苇的叙写及抒情,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影视教育的反思
①今天,当我们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来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反思影视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从而从根本上确立影视教育的价值。
②影视教育的人本功能与价值是多方面的,对影视教育的定位,我们虽一贯偏重于审美教育,但更多的是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而对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却认识不够。
③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人的完整与否取决于这种和谐能力。所有的艺术,都必须诉诸接受者的审美情感。影视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更为强烈和直接的特点,它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深入人的心灵。因此,影视艺术情感教育通过对影像的感知,让人在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的同时,实现知识结构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从而成就全面发展的人。
④不同的技术方式和不同的媒介手段所产生的文化形式,必定促使其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自人类文化产生以来,其媒体形式的变化使人类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了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早期的人类文化是以图像文化形式而存在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则使思维变成了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和逻辑的,这一变化使印刷媒介将具体情景置换成非情景、非具象、非对话语境的文字符号。读者在沿着语义的逻辑对文本进行解读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而照相艺术、电影和影视的发明使得图像文化再度兴起,它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影视作品中不仅声响、构图、摄编等多套语言系统使观众在变幻莫测的声电光影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类不仅占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而且拥有了虚拟的世界。影像生产的复杂因素,决定了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这一媒介文化势必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对人类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根本的影响。
⑤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感官的偏见,导致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非线性思维的培养。在对思维方式的认识上,孟子将心灵视为“大体”,即重要的;而将耳目感官视为“小体”,也即“次要”的。显然,在古代哲学家眼中,耳朵与眼睛这类感官不会思考,只能用“心”去思考。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的分裂,造成了现代人的“大脑右半球功能缺乏症”,改变这一状况,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⑥今天,休闲已成为一种体现生命价值、实现创造性生活的行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休闲与教育的关系,因为休闲方式与休闲内容的选择是对休闲主体素质的检验,为自我完善创造条件。
⑦在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休闲文化中,影视已经成为当代人首选的审美休闲文化形式。然而,今天的影视更多的是因休闲而存在,而其作为审美性休闲文化的价值,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不仅有欣赏和解读的价值,也是休闲文化中审美创造最好的现代方式,需要我们在休闲教育中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下列不属于使影视教育具备自身特有的价值的条件和原因的一项是()
A.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促使接受者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 |
B.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使人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 |
C.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影响着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 |
D.影视的图像文化形式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使人的思维处于非线性状态。 |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影视教育,我们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却完全忽视了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 |
B.影视使观众在声电光影和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更重要的是其数字化使人在占有现实世界的同时还拥有虚拟的世界。 |
C.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和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而深入人的心灵。 |
D.孟子在思维方面的“大体”“小体”说体现了中国古代重感性、轻理性,艺术与科学分裂、人文与科学不统一这些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接受者通过对影像的感知,在影视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那么影视艺术就能实现其情感教育的目的。 |
B.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如果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它不仅能使人通过自由和谐的休闲过程改善生活质量,还可能成为人自我完善的条件。 |
C.虽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有一定的弊端,但这并不代表线性思维就应该完全被非线性思维取代。 |
D.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使它必然与早期的人类文化的图像文化形式所产生的接受者的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