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据此完成问题。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臭氧层破坏 | B.酸雨 |
C.冰川运动 | D.全球变暖 |
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各题。甲市可能是()
A.西宁 | B.延安 | C.上海 | D.广洲 |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A.交通运输网 | B.邮政网络 | C.电信网络 | D.商业网点 |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
A.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 D.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各题。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 B.老龄化趋势显著 | C.自然增长率上升 | D.人口出生率较高 |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 | B.日本 | C.印度 | D.泰国 |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
各题。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