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 )
A.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 D.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
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对山东半岛上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断流 | B.短小、湍急 | C.狭长、流速慢 | D.无冰期 |
图示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中的( )
①湿地资源 ②淡水资源 ③煤炭资源 ④土地资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沿30°N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④所在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 B.四川盆地 | C.横断山区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年太阳总辐射量③地小于①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云量多 | B.地势高,空气稀薄 |
C.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⑤ | D.①③⑤ |
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④⑤ |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9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