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两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A、B两挡光片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则A挡光片经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A=,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2)本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秒表、毫米刻度尺及身边的水管,采用以下实验步骤,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让水滴落在盘中时,仔细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刚落入盘中听到响声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正好从管口处开始下落;
(2)当听到水滴落进盘中的某次响声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一次响声,顺次数“2”,直到数到“n”.停表时显示的时间为t( s);
(3)用米尺测出水管口到盘子的高度h.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及所得数据可知,每个水滴下落的时间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为尽量减小误差,秒表计时数水滴时,水滴落入盘中的数“n”应一些。(填”大“或”小”)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电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的频率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改为直流电,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2)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要求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用刻度尺量得点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1.50cm,x2=3.40cm,x3=5.70cm,x4=8.4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与纸带相连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正要释放小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把长木板水平放置
B.应使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远些
C.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D.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