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底 片
希姆博尔斯卡
在昏黑的天空中,
飘动着越来越暗的乌云,
和围着一道黑圈的太阳。
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
白樱桃树枝上盛开着黑花。
阴影投射在你漆黑的脸上,
你坐在桌子旁,
把灰色的双手搁在桌上。
你给人留下鬼魂的印象,
却试图摆出活人的姿态。
因为我是活人中的一员,
就该对他有所表示,应该向他问候:
晚安或者日安,
告别或者欢迎,
也可以向他发出问题,
但不能期望他的回答。
不管是涉及到生活,
还是雷鸣后的寂静。作者对底片中的景象做了准确的描述,请概括底片中有哪些景物,哪些是底片上的背景颜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描写底片上的景物时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中采用了哪几组对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诗歌的内容,试分析作者诗歌创作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王珪(1019——1085)北宋宰相、文学家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图,富有诗意,请描述诗的意境(画面)、概述诗的主旨。
此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小童?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
请根据下面四个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表,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
省份 项目 |
广东省 |
江苏省 |
河北省 |
福建省 |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
30073.71 |
25560.1 |
13803.5 |
8075.10 |
增幅(%) |
14.5 |
14.8 |
15.0 |
15.1 |
工业增加总值(亿元) |
13079.22 |
12473.55 |
4652.6 |
3980.73 |
增幅(%) |
18.3 |
18.9 |
18.9 |
19.3 |
固定资产投资总值(亿元) |
9959.01 |
9163.03 |
5682.9 |
3863.01 |
增幅(%) |
18.0 |
22.5 |
28.2 |
39.7 |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兄弟省份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总值上均处领先地位,但①____________,所以,有人认为广东省应适当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①,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 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 试听沙边有雁声。
注释:①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诗歌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前人评价这首诗的尾联“不落窠臼,含蓄蕴藉”,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