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 ,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某次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在上一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光屏上能否得到完整的像?
答:_____。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判断此时大气压(“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l)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2)小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 ℃ 。
为测量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记为1.78cm,然后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记下页码为356,于是他算得每张纸得厚度为:1.78cm/356="0.005" cm。
(1)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分)
(2)这种测量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请举一例:(2分)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回答下列问题:
(1)艾力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的关系;
(2)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与本实验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
B.b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
C.a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D.a、b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