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应该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抵制,因为中国要与苏联团结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C.为了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与苏联结盟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书法的特点应该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C.兼具规矩和放纵,雅俗共赏
D.造型准确,线条流畅,以意传神

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 B.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2007年7月,《张学良口述历史》出版。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口述历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A.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是价值很高的一手史料
B.通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特定领域和问题
C.对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作用很大
D.是对文字记载历史的唯一补充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称,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发展(2)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3)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4)当时已基本具备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基础

A.(1)(2)(3)(4) B.(1)(2)(4) C.(1)(2) D.(3)(4)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C.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D.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