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氧化物 | B.单质 | C.分子 | D.元素 |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色 |
Cl2具有还原性 |
B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
Cl2具有酸性 |
C |
石蕊溶液先变为红色后褪色 |
Cl2具有漂白性 |
D |
淀粉KI溶液中变蓝色 |
Cl2具有氧化性 |
有下列符号:35Cl和37Cl、O2和O3、1H216O和2H218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和37Cl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 B.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
C.35和37表示的是质量数 | D.1H216O和2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 |
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
D.CO2气体(CO),通入O2点燃 |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NA个NH3分子气体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1的氨水 |
B.22.4L二氧化硫分子中电子总数约为32NA |
C.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 |
D.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 | B.NH3·H2O | C.A![]() |
D.K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