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丌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蒙古人西征

从目的和结果看,与中国辛亥革命相似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的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是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议会拥有立法权
C.军国主义浓厚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订产生了深远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