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丌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性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重点都在农业方面
B.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C.改革对原有体制小修小补
D.改革最终都未摆脱困境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B.致使经济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C.前期取得了一定成效,后期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D.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使人民在思想上高度统一 B.取消了集体农庄
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D.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评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B.没有冲击斯大林体制,只具有消极作用
C.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D.由于苏联经济问题积重难返,改革成效不大

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