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39.5g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钾元素)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58%,则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约为

A.2.9 g B.4.35 g C.8.7 g D.10.9 g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  )

A.

B.

PM 2.5

C.

H 2

D.

SO 2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蚕丝编成哈达

B.

青稞酿酒

C.

冰雪融化

D.

金块制成薄片

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 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

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

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KNO 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60℃,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60℃时的KNO 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C.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 3

D.

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 3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蚕丝与棉线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

鉴别H 2SO 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充分搅拌

A.

A

B.

B

C.

C

D.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