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 。
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伸展成 ,这主要与_________有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
(1)简述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2)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箭头③是__________。(2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2分)
A.丙处的物质来自岩石圈 |
B.大量火山灰导致①作用明显减弱 |
C.在与丙交界处的丁岩层,可能会形成变质岩 |
D.城市化过程可能会导致e环节数量的增多 |
(4)在a、b、c、d环节处的线段上画上箭头以表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2分)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下图中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③地观察到荒漠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海水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洋流的性质,在①处东部海区绘制一条等温线加以示意(过图中两点用实线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2分)
(2)简析②地自然带丰富的原因。(4分)
(3)比较①、③两地景观差异的成因。(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图中棉花产区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土壤水分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物质 |
大气水分 |
|
实验前 |
6.3% |
0.7% |
14.6% |
18.6% |
实验后 |
23.5% |
3.2% |
3.4% |
34.5% |
(1)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地形,河流、植被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优点。
(3)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人认为应加大开发力度;有人鉴于新疆环境脆弱,认为应控制开发速度。你认为呢?试说明理由。
读图A和图B,回答问题。
(1)说出甲河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
(2)指出乙地气温最热的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丙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产地,分析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朝鲜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延坪岛每年4、5月,渔获量丰富,形成海上渔市。近海一带虾蟹产量丰富,渔民还人工养殖海带和牡蛎等产品。
材料三:近年来韩国海滨,每年7月末开始,以韩国南海岸一带为中心赤潮频发。
(1)据图判断朝鲜半岛的地势特点及理由。
(2)结合材料,分析延坪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近年来,以韩国南海岸一带为中心的海域赤潮频发,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