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2011年11月22日,联合国大会负责社会、人道和文化事务的委员会以122票赞成、13票反对、 4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 “强烈谴责叙利亚”的决议。该决议萆案由美、英等国发起,中国和俄罗斯弃权,古巴、朝鲜等国对决议投了反对票。中国主张叙利亚各方应立即停止一切暴力,尽快恢复国家稳定和社会正常秩序,并呼吁国际社会发挥作用为缓和叙利亚局势创造条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联大的决议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当事国必须遵守
②各国的投票倾向,从根本上反映了该国国家利益
③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
④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60周年大阅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A.各种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
B.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 |
C.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 |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
2010年1月2日“上海印象——上海与上海世博会”图片展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办,图片内容涵盖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各国世博场馆设计图以及上海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等,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世博会的风采、上海城市的魅力。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传承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此次国庆阅兵,是建国以来14次阅兵中最为盛大的一次。回答2题。
胡锦涛身穿中山装主持阅兵大典,既有革新又不失传承意味,可说用意深远,传达出中山装这一中国“政治图腾”蕴含的开放、民主、民族复兴之意。这表明
A.文化起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 |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C.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物质现象 | D.先进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2009年7月19日,美国国家宇航局举行了隆重的“阿波罗”登月40周年纪念活动。而在一个月前,日本“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中国的“天宫一号”将于2010年发射,俄罗斯、欧盟也在积极行动。新一轮探月竞争的展开说明()
A.国家力量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B.发达国家开展对太空主权的争夺 |
C.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D.太空竞争中存在着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