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的一样。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
D.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合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