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世界万物的本原 | B.社会发展的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人的情感.感受 |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 C.启蒙运动 | D.社会主义运动 |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
| 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 B.实行联邦制 |
| C.设立责任内阁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历史上,这两条重要国际商路的开辟,都促进了: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
| B.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 C.亚、欧、美、非各洲文明的交流 |
| D.沿路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
| 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
| C.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 |
| D.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1941年12月23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
|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
|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