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物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成年男子的民主
②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③雅典民主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之上的
④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以下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1929—1933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斯大林体制的僵化
D.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艺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玩意是()

A.电报 B.电话
C.电影 D.电视

沈葆桢上奏:“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计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水路之费较多,陆路之费较少”。1887年,清朝自主设计的首条海底电缆——福州川石至台湾沪尾的电报水线建成。可见,清政府修建该海底电缆的真实意图是

A.加强东南沿海的边防
B.解决海峡两岸的交通
C.掌握台湾更多的信息
D.降低电报铺设的成本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崇洋之风盛行 B.有利于服装的西化
C.淡化了传统等级 D.交际活动增加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是中国20世纪末叶发表的、走向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其主要依据是中共十四大

A.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坚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