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材料反映清政府实行科举考试的目的是
A.扩大了官吏来源 | B.束缚读书人的思想 |
C.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 D.推动各民族文化融合 |
关于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红军完成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B.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
C.有利于抗日,出现了革命新局面 | D.表明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破产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责任内阁制 | B.君主立宪制 | C.总统制 | D.民主共和制 |
下列城市在近代历史上都被辟为通商口岸,其中最早被开埠的是
A.上海 | B.天津 | C.杭州 | D.南京 |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 D.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 |
在下列列强对华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两次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