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B.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
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天工开物》记载:“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秒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即结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盖绫绢以浮经而现花,纱罗以纠纬而现花。绫绢一梭一提,纱罗来梭提,往梭不提。天孙机杼,人巧备矣。”这段材料说明明代手工业(  )

A.分工细,花钱多 B.采用机器生产 C.出现雇佣关系 D.生产水平高

《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永徽律》首篇《名例律》中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尊华鄙夷的思想 B.天朝上国的心态
C.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信心 D.农耕文明因包容而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