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文阅读(19分)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农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这首诗描写的是花,为什么要写蝶和莺呢?(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古典诗词,完成小题。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是写秋,两首作品表露出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两首作品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秋词》中表现诗人积极乐观,豪迈向上的诗句是:“
”;《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对比,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古诗词赏析(共4分)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赏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风格属于派,其作者李清照的号是,和她籍贯
相同风格却不同的另一位大词人是
读上阕,说说词人忧愁的原因是什么,词人又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呢?
读下阕,试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表现感情变化过程的?

阅读下列诗歌答题。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