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后,小明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明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明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明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明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明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明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明产生了什么心理?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请你告诉小明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他带来哪些危害?
(3)你认为小明应怎样与父母架起沟通桥梁?
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 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 薄熙来案件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3分)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发现几个流氓正在殴打卖苹果的老汉。此时,
(1) 如果小明明哲保身,在一旁看热闹,这种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3分)
(2) 如果小明想维护正义,请你写出两种正确的做法?(2分)
情景在线
情境一:周末晚上,小芸在家上网时,看到一个有关城管打商贩的帖子并有很多人跟帖,事后知道帖子中发布的内容是一则谣言。
(1)面对网络谣言,她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小强无意中得知林林曾患重病,告诉了班上很多同学。林林十分生气,便捏造事实,逢人就说小强考试作弊。
(1)林林侵犯了小强的_________________权利。
(2)面对小强的行为,林林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日本安倍政府否认侵略的言论,激起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慨,小华在个人网站列举事实,揭露日本的罪恶行径。
(1)小华是在履行公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义务。
(2)你认为小华的行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3月1日下午,在课堂上完成一纸遗书后,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五年级小学生小美(化名)和同桌小华一起跳进了一口2米多深的池塘。等到家人发现为时已晚,如花般的生命消逝在池塘里,留给父母无尽的悲痛。
(1)事情发生后,班主任想召开一期主题班会,你认为选以下哪个主题合适:()
| A.善待其它生命 | B.实现生命价值 |
| C.珍爱自己生命 | D.学习雷锋精神 |
(2)班会上,同学们就该主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请你谈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七年级某班在学习了《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之后决定以 “做自信自强的人”为主题举行一次手抄报展示交流活动。在活动现场,有同学别出心裁的制作了“留白式”的手抄报,请你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将这份留白的手抄报补充完整。
做自信自强的人
自信者的心理品质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向自强 我有我主张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人名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横线上补充自信者所具备的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2)请在横线上填写走向自强的方法。
(3)请填写两条与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