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 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 薄熙来案件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3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遵守法律程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11月5日正式启动。这是时隔13年,中国再次成为APEC会议东道主。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亚太、聚焦中国、聚焦北京之际,身为东道主,中国将如何交出“答卷”,值得观察。
材料二:APEC时隔13年再返中国主场外交展中国姿态“北京APEC:中国准备好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以此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并表示,“我们将利用主场之利,在民主透明、充分协商基础上,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1)(APEC)是一项重要的会议,每届会议都会出现靓丽的服饰,各具特色。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2)如果遇到外国友人,你会向他们介绍那些中华文化,试举四例
(3)假如你参加了某项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你将怎样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

小花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辨析:“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有这样一位女孩,当她只有5岁时,就要撑起贫困的家庭,就要学会勇敢和坚强。生活让她10年磨练成“超级女孩”,背着残疾的父亲,在困难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她,就是刘桢。瘦弱的身影中,立起来的是一位新时代的道德楷模。当别人问起她,她回答说:“他是我爸爸,这一切不都是应该做的吗?”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他是我爸爸,这一切不都是应该做的吗?”这句话体现刘桢身上有一种什么美德?
(2)谈一谈: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发扬这一美德?

1969年这一年,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多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许多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7年来,无论刮风下雪,每年他都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淡去红火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1)陈健的事迹为什么令人感动?
(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信守承诺?

2013年2月央视播出感动中国年度颁奖盛典,让我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与事迹
陈家顺——普通党员的不悔选择:为民生奔波,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李文波——当代军人的楷模:位卑未敢忘忧国,大浪孤胆守海疆。用行动告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人生。
(1)结合材料,比较上述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我们青少年要不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为什么?
(3)平凡善举需要我们学习、践行与弘扬。请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