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 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 薄熙来案件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3分)
王猛因偷拿别人手机被学校政教处留校察看,孙涵便在同学之间传播王猛是小偷,还在他的课桌上贴上“小偷”。王猛非常生气,找他理论,孙涵却说:“我有言论自由,我说的是事实。”王猛想……
(1)你同意孙涵的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王猛想怎么做?为什么?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这两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看图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最多不超过5点)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材料二:A市是缺水城市,而且浪费现象严重。怎样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市政府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决定五年内将A市建成节水型城市。
(1)材料一表明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
(2)实施这一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公民给政府部门提意见和建议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据报载:沈阳市中学生孙冠儒在地铁车厢内主动蹲下来为陌生人收拾地上呕吐物,很多网友为“地铁好少年”的行为所感动;三门峡市“好同桌”李鸿坤坚持7年背着残疾“小伙伴”上学;宜春市高考生柳艳兵在中巴车上面对行凶的歹徒,不顾自身被砍剧痛,夺下歹徒手中的刀,被誉为“夺刀少年”。
(1)上述感人的事迹践行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精神。请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请结合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在正能量的传递中我们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