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A.20°N, 30°E B.25°N, 25°E
C. 23.5°N, 60°W D. 40°S, 120°W
(2)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3)写出①②③点的节气名称和日期。
① ② ③
(4)在图中画出①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a、b、c、d) 段。
阅读有关渤海封冻问题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家海洋局2012年2月1日消息:渤海封冻面积已达2万多平方千米,超渤海总面积的1/3,预计未来几天冰情将进一步加重,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材料2:据气象资料显示,2012年1月下旬,渤海地区气温都比常年偏低3℃~5℃。
材料3:2012年2月1日4时渤海附近天气系统图(如图甲)
材料4:图乙为“渤海等深线图”a 及“黄河入海相对水量统计图”b
(1)烟台号称“雪窝子”,结合材料3及所学知识分析烟台冬季多雪原因(4分)
(2)据材料4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入海相对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乙中M处海域的海水深度与渤海沿岸其他海域相比如何(大或小),并简述原因。
(4)试结合以上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渤海封冻严重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相关资料图
材料二:杭州位置图及杭州与澳大利亚甲城市的气温资料统计表
(1)杭州与澳大利亚黑德兰港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2)根据材料分析杭州与甲地的气温差异及其成因。
(3)说明图中甲地降水特征及其成因。
(4)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四个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东北某区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产业结构比重图
材料三满洲里口岸贸易产品构成图
材料四该区域沼泽地广布,下图为区域东北部沼泽地的开发方式
(1)材料一图中A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并简述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到哈尔滨到满洲里一线气候特征的差异。
(2)阅读材料二,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说明其形成原因。
(3)阅读材料三,比较该口岸中俄进出口贸易产品构成的差异,并从俄罗斯产业结构、资源状况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该沼泽地利用方式有何利弊。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3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3 |
14.7 |
19.3 |
24.8 |
31.2 |
35.3 |
36.8 |
36.1 |
32.8 |
26.9 |
19.5 |
13.8 |
降雨量 |
34.8 |
23.1 |
18.4 |
14.8 |
4.0 |
0.0 |
0.0 |
0.0 |
0.1 |
3.1 |
20.4 |
30.4 |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7 |
6.8 |
9.2 |
14.5 |
19.9 |
24.0 |
26.2 |
25.6 |
22.5 |
17.7 |
13.5 |
9.3 |
降雨量 |
147.9 |
119.2 |
111.3 |
61.6 |
53.3 |
38.7 |
40.2 |
73.8 |
142.6 |
230.2 |
170.7 |
166.0 |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8 |
-13.6 |
-4.5 |
7.8 |
16.1 |
21.9 |
24.3 |
21.7 |
15.3 |
6.2 |
-2.4 |
-9.9 |
降雨量 |
10.7 |
9.2 |
10.5 |
10.8 |
18.0 |
14.1 |
18.0 |
12.7 |
9.8 |
12.5 |
13.5 |
13.8 |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特征的差异。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地处博茨瓦纳北部,是一块草木茂盛的热带沼泽地,是该州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地区。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材料三:图示地区资源丰富,尤其矿产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初步形成以矿业和制造业为依托的经济体系。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奥卡万戈沼泽(A处)的成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丙、丁两地区沙漠形成的成因差异。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甲、乙聚落,并分析原因。
(4)依据材料三,请你为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