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这表现在( )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③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A.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 |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
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 D.否认了意识的作用 |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中国明代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的观点是“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C.形而上学的观点 |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