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研究小球动能与小球的质量和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小球 |
小球质量 |
小球碰撞物体A时的速度 |
物体A被推动的距离 |
甲球 |
2m |
V |
S |
乙球 |
m |
2V |
2S |
表中记录了用甲、乙两球分别进行实验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球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的动能;在质量和速度两个物理量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 .正是由于这个因素影响,在高速公路上,严禁汽车 (超载/超速)
请读出如图中测量工具的读数:
(1)图甲天平的读数为 。
(2)图乙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
(3)图丙电能表的读数为 。
(4)图丁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
某物理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他们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 、 、 、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导线若干。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 (选填“断开”或“闭合”);
(2)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3)将 、 、 、 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每一次都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当拆下 的定值电阻换成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如果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会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大”或“小”)于 ,接下来应该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回到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多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 随电阻 变化的图像,由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以上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当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子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模型法”或“控制变量法”)。
(2)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 和 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 ;
(3)该装置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
(4)由图乙可知,物质 (选填“ ”或“ ”)是晶体。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互不相关的。直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选填“安培”、“奥斯特”或“法拉第”)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联系的科学家。如图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导体棒、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组成闭合电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实验中电流由左进入电流计,指针向左偏,电流由右进入电流计,指针向右偏)。
实验序号 |
磁场方向 |
导体棒 运动方向 |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
1 |
向下 |
向上 |
不偏转 |
2 |
向下 |
不偏转 |
|
3 |
向左 |
向右偏 |
|
4 |
向右 |
向左偏 |
|
5 |
向上 |
向上 |
不偏转 |
6 |
向下 |
不偏转 |
|
7 |
向左 |
向左偏 |
|
8 |
向右 |
向右偏 |
(1)实验表明,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
.平行磁感线运动
.切割磁感线运动
(2)导体中产生的电流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以及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判断下列方向关系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