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 )
|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
| C.核糖、碱基、磷酸 |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
若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过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外膜上也存在该种载体蛋白 |
| B.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将发生渗透失水 |
| C.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葡萄糖浓度差 |
|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此相同 |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
|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
| C.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
| D.需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
|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
|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
|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
由肝糖元转变成其它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一般顺序是
①ADP+Pi+能量
ATP
②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③ATP
ADP+Pi+能量
④肝糖元
C6H12O6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④③②① | D.④②①③ |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保温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多余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编号 |
所加溶液 |
实验现象 |
| C1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
透明圈直径较小 |
| C2 |
稀盐酸 |
无透明圈 |
| C3 |
稀碳酸钠溶液 |
无透明圈 |
| C4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 |
透明圈直径很小 |
| C5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
透明圈直径最大 |
| C6 |
蒸馏水 |
无透明圈 |
A.C2、C3、C6中绿豆淀粉酶活性已经失去活性
B.C1和C2、C3、C6为对照组,C4、C5为实验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