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的统计图表应该是英国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对哪两种能源或资源的年消费量比较示意图()

①石油②钢铁③煤炭④电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马克思说:“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话涉及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和社会分化
B.工业革命为“冒险的远征”提供了物质力量
C.开放、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促进世界市场形成
D.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西班牙王室支持实现下图中的B航行,其主观目的是()

A.证明地圆学说
B.形成世界市场
C.寻找黄金,作为资本
D.传播宗教,掠夺金银

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策略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管理权下放原则
C.物质利益原则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苏俄的社会性质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C.苏俄生产力水平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