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小题。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
A.RS | B.GPS |
C.GIS | D.人工科学考察 |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草 |
C.规定合理载畜量 | D.防止过度樵采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原有人口基数小 | D.大量人口迁入 |
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 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
C.社会劳动力不足 |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7~8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
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
C.使用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
A.臭氧层变薄 | B.全球变暖 | C.酸雨扩散 | D.地震频发 |
与传统经济模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源③禁止CO2的排放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地区中能体现“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的气候特色的是
A.华北平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青藏高原 | D.四川盆地 |
2010年4月16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回答2~3题。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 B.3,b | C.2,c | D.1,d |
要实时监测此次火山灰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可采用的技术是
A.GIS | B.GPS | C.RS | D.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