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A.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C.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D.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领域的成就的是:

①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③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武器
④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2011年,欧洲某时报在评价某一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最可能是: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苏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